手足口病即将来袭!儿科医生总结最全防护攻略,收藏备用!
每年进入5-7月,让家
每年进入5-7月,让家长谈之色变的手足口病又会流行起来。家长们第一怕孩子得手足口病,需要知道如何预防;第二万一孩子得了手足口病,不知道在家里要呆多久,要怎么和其他孩子隔离,家里怎么消毒,要怎么处理孩子的玩具等。
轻症手足口病时
孩子有些发热、食欲不振,手足口臀部出些皮疹,1周左右就好,没其他问题。
这时就不用担心了,对症处理就行了:就是孩子发热时就退热处理;孩子饮食不佳时,就给凉的、软的饮食;多喝水避免脱水就行啦。其他的就是让孩子在家,不出去感染别的孩子,静静的等疾病自己好,不要用抗生素,不要用抗病毒药物,不需要住院哦(除了不喝水导致孩子脱水了)。
重症手足口病时
孩子会非常快的出现精神改变(激惹、萎靡),呼吸急促、费力等症状,治疗不及时会导致死亡。
遇到这种情况,立即去医院,交给专业人士处理。
二、手足口病为什么需要隔离呢?
三、手足口病怎么传播的?
要想知道怎么预防手足口病,我们要知道疾病是怎么传播的,这样,切断传播途径后,就能很好的预防了。
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引起的,目前认为至少有15种肠道病毒可以导致手足口病,最常见的是A组柯萨奇病毒(CVA),肠道病毒71型(EV71)。这些病毒在患者的口咽、鼻咽,肠道复制,在皮肤起的疱疹里面也有。所以,呼吸道分泌物(鼻涕)、口水、大便、皮肤的疱疹里面都有病毒。这些含有病毒的物质接触过的地面、墙壁、玩具可能有病毒附着,当然也有传染性。
另外,部分病毒可以经过呼吸道传播,如果患儿打喷嚏时,健康的孩子正好吸入了病毒,也会导致得病。
四、手足口病能传播多久?
呼吸道分泌物、消化道分泌物、大便中只要含有病毒,就会有传染性。
出现症状(就是发热、咽喉痛、皮疹等)前,就能在患儿的咽部和粪便中查到病毒,就能传染。关于病毒的持续时间,目前研究发现,口水、鼻涕里的病毒,通常在感染后4周内逐渐消失,大多存在3周左右。大便中的病毒,多持续存在感染后的4-6周内,但最长可能会持续存在到感染后数月。
在出现症状的1周内,传染性最强的,这时病毒最多、毒力最强。在出现症状前和一周之后的时间里,也有传染性,但随和病毒的排出体内和死亡,传染性较弱。
五、手足口病要隔离多久?
为了兼顾预防传染和减轻家庭负担,对手足口病的隔离时间如下:
既然不能让孩子早去上学,那知道美国那边隔离1周左右有什么好处呢?这不是添乱吗?当然不是,因为您孩子在家里隔离1周后,会特别想出门去玩吧? 您看了1周的孩子了,也精疲力尽了吧?这时,还要把孩子圈在家里不出门吗?不,因为咱们知道了孩子传染性小了许多,只要孩子皮肤上皮疹干结了,那让孩子带着口罩、洗好手、排完便,带出去,到楼下花园、旁边公园走走跑跑,释放下能量是没问题的,不亲密接触别的小朋友就行啦。
六、患有手足口,该如何洗手?
因为肠道病毒对酒精不很敏感,所以,建议使用肥皂给孩子洗手,不要使用以酒精为基础的洗手液或者免洗手消液。肥皂使用普通肥皂就行,没必要使用抗菌肥皂,因为这两种肥皂,除菌效果没什么差别。具体洗手的方法,按照七步洗手法进行就可以了,至少洗15秒,这个网上资料特多,就不细讲了。
以下行为之后,都要洗手:
1、 饭前、便后要洗手;
2、 孩子打完喷嚏、擤鼻涕后要洗手;
3、家长给患病孩子换尿布,清理排泄物、分泌物,整理玩具后要洗手。
七、怎么预防手足口病?
做好个人卫生,勤洗手(养成洗手习惯,饭前便后,接触可能污染物后都要洗手)、勤换洗衣物。
不要和手足口病人亲密接触,比如拥抱,分享玩具、餐具等。
不要在疾病高发季节,带孩子去人群拥挤处玩耍。
家庭成员回家后应及时洗手、洗脸、换衣服后接触家里的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