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匠心品质,在利他中完成利己

全国服务热线

18631197071

「安童一」小儿推拿13大复式手法,都有啥作用?

2020-05-06 16:48:31

十三大复式手法详解

复式手法是小儿推拿疗法中的特定操作方法,它是用一种或几种手法在一个或几个穴位上按一定程序进行特殊的推拿操作方法。复式操作法在历代医家著作中记载不一,名称有异。《窍穴图说推拿指南》称之为“大手术”;《小儿推拿疗法新编》则称之为“复合手法”等。有些复式操作法在临床中至今还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所谓“十三大复式手法”即:摇斗肘法、打马过天河法、黄蜂入洞法、水底捞月法、飞经走气法、按弦搓摩法、二龙戏珠法、苍龙摆尾法、猿猴摘果法、擦脐及龟尾并擦七节骨法、赤凤点头法、凤凰展翅法、按肩井法等。

1.摇抖肘法

部位:在手和肘关节处。

操作:医者先以左手将、食、中三指托患儿之斗肘,再以右手拇、食指又入虎口,同时用中指按定天门穴,然后屈患儿之手上下摇之,摇20-30次。

效用:顺气和血,通经活络。

2. 打马过天河

部位:自患儿掌心向上至洪池处。

操作:医者先以运内劳宫法运之,然后屈患儿四指向上,以左手握住,再以食、中二指顶端自内关、间使,循天河向上,一起一落打至洪池为一次,打至10-12次。另法以拇、中二指由内关起,循天河弹打至洪池。

效用:退热、活络、通关节。

3. 黄蜂入洞

部位:在两鼻孔。

操作:医者以左手扶患儿之头部,右手食、中二指轻人患儿鼻孔揉之,20-30次。

效用:发汗、通气、祛风寒。

4.水底捞月

部位:在小指掌面至手心处。

操作:医者先以左手持想儿四指,再以右手食、中指固定患儿之拇指,然后用拇指自患儿小指尖推至小天心处,再转入内劳宫为一遍,推30-50遍。

效用:性凉寒,能退热。

5. 飞经走气

部位:自曲池至手指稍。

操作:医者先用右手握住患儿左手四指,再用左手四指从曲池起按之、跳之,至总筋处数次,再以拇、中二指拿住患儿之阴池、阳池二穴不动,然后右手将患儿左手四指向上往外,一伸一屈,连续做20-50次。

效用:行一身之气,清肺、化痰。

6.按弦搓摩

部位:从两胁至肚角。

操作:令人抱患儿于怀中,较大的小儿,最好令其两手置头后或交叉搭在两肩上,医者以两手从患儿两胁自上向下搓摩至肚角处50-100次。

效用:顺气、化痰,除胸闷、开积聚。

 

7.二龙戏珠

部位:在前臂之正面

操作:医者以左手持患儿之手,使掌心向上,亲笔甚至,右手食、中二指患儿总筋处,以指头交互向前按之,直至曲油为一遍,按20-30遍。

效用:镇惊定搐、调和气血。

8.苍龙摆尾

部位:在手及肘部。

操作:医者以左手托患儿之斗肘,右手握患儿食、中、无名、小指、左右摆摇如摆尾之状,摇20-30次。

效用:退热、开胸、通便。

9.猿猴摘果

部位:在两耳尖及两耳垂。

操作:医者以两手食、中二指夹住患儿两耳尖向上提10-20次。再捏两耳垂向下拉10-20次,如猴摘果之状。

效用:定惊悸、除寒积。

10.赤凤点头

操作:医者用左手托患儿之斗肘,右手捏患儿中指上下摇之,如赤凤点头之状,摇20-30次。

部位:在手中指及肘部。

效用:消膨胀、定喘息,通关顺气、补血宁心。

11.凤凰展翅

部位:在手背部。

操作:医者以两手食、中二指,固定患儿之腕部,同时以两拇指掐患儿之精灵、威灵二穴,并上下摇动如风凰展翅之状,摇20-50次。

效用:救暴亡、舒喘胀、除噎、定惊。

12.按肩井法

部位:在手之食指、无名指及肩部。

操作:医者以左手中指掐按患儿之肩井穴(肩上陷中,大椎与肩峰连线之中点),再以右手拇、食、中三指紧拿患儿之食指和无名指,使患儿之上散伸直摇之,摇20-30次。

效用:能通一身之气血,诸症推毕,均宜此法收之。

13.揉脐及龟尾并擦七节骨

部位:在肚脐及第七胸下至尾闾骨端(即龟尾)。

操作:先令患儿仰卧,医者一手揉脐,另一手揉龟尾,揉毕,再令患儿俯卧,自龟尾推至七节骨为补,反之为泻。

效用:止泻、止痢(治赤白痢疾,必先泻后补,首先去大肠热毒,然后方可用补)治脱肛。

十三大手法临床应用总结

开始先做四大手法,治疗结束时常做摇斗肘法并必做按肩井法,前者是顺气和血通经活络,后者肩井为大关津,按而摇之意为关闭津门以防汗出复感。

如遇惊吓造成的夜啼首选猿猴摘果法;对急惊慢惊急重症时,可取凤凰展翅法;不论外感或内伤引起的咳嗽憋喘、胸闷气短、痰涎壅阻,可配合飞经走气法、按弦搓摩法、开璇玑法;凡发热,可根据表里虚实选取二龙戏珠法、打马过天河法、水底捞明月法。

大便秘结不通,乳食积滞,或肝脾肿大,可选用按弦搓摩法、苍龙摆尾法;如受寒腹痛,处方中配赤凤点头法;伤食腹痛配天门入虎口、苍龙摆尾法;小儿麻痹上肢不能抬举屈伸,可配合凤凰展翅法、按掐肩井及摇斗肘法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