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宝宝健康防护,小儿推拿来支招!

冬天天气寒冷,稍不注意就受凉,尤其孩子动辄就受凉,动不动就发热、鼻塞、流涕和咳嗽!
一:冬季要三防
1、防咳嗽
孩子秋咳多属于外感咳嗽,因为气温骤降,早晚温差大,着凉导致感冒、气管炎、哮喘等引起咳嗽。
如果有咽干咽痛、干咳少痰、小便短少、大便干结等情况,多是”秋燥“损伤人体津液所致。应以润燥、养肺、滋阴为主,对症治疗和调理。
2、防腹泻
秋冬季是孩子腹泻的高发季节,此时气温低、天气干燥,异常活跃的病毒通过消化道、呼吸道传播。
被感染的孩子通常出现蛋花样或水样大便,并伴有呕吐、发热、上呼吸道感染等,家长应做好防护。
3、防荨麻疹
“秋燥”季节容易出现雾霾天气,空气中可能漂浮大量可致敏的灰尘和细菌,敏感性皮肤被刺激后容易引发荨麻疹。过敏体质的孩子要注意避开过敏原。
《黄帝内经》中说:“冬不藏精,春必病温“,而民间亦有俗称”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都表明了”冬藏“的重要性。
二:冬藏到底藏的是什么?又该怎样藏呢?
1、藏身体,保温暖
“三九、四九,关门缩手”,冬季衣着过少、过薄或室温过低,容易消耗阳气,导致经络不畅,引起身体不适甚至发生疾病。
中医认为,冬天应祛寒保暖,护藏阳气,尤其要护好背、颈、脚、腰、腹部这几个部位。
1、暖背:保护人体阳气不外泄。 2、暖颈:避免局部血管受寒,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3、暖脚:寒从脚生。睡前,坚持用温热水泡脚,增进血液循环。 4、暖腰:肾喜温恶寒,每天早晚坚持按摩腰眼,使气血通畅。注意腰部保暖。 5、暖胃:冬季阴盛阳衰,饮食应以“养阳暖胃、滋补”为主。
2、藏肝肾,护阳气
冬天宜早睡晚起,早睡可以养护阳气,而晚起可以固护阴精,温肾补阳。来年春天肝的生发功能就会得到滋养,才有生发之力,不惧春寒。
3、藏好能量,为来年打基础
冬季应当少食咸,多吃点苦味的食物,并有选择地食用一些较清淡温和且能扶助正气、补益元气的食物。
三:小儿推拿
小儿推拿对体质虚弱、易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儿童有健脾补肺的作用。
小儿推拿疗法讲究补与泻,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选择不同的治疗部位(多为穴位),通过手法与穴位的结合,达到温、热、寒、凉等不同的治疗作用。
常用推拿手法:补脾经、补肾经、补肺经、推三关、按揉足三里、捏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