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匠心品质,在利他中完成利己

全国服务热线

18631197071

为什么天冷了,“上火”的人反而多了呢?

2020-01-10 14:45:27

不知道大家是否有这样一种情况?天气冷了,体内却好像“火大”了,容易牙疼、喉痛、口舌生疮、口渴、便秘等。

为什么天冷了,“上火”的人反而多了呢?
饮食过补~易积热

寒冷的冬天,许多人都会吃些羊肉、火锅、辣椒、枸杞、桂圆、当归等滋补食物,然而,补品吃下去了,身体却容易因此而积热,引起上火。

因此,冬天进补应适可而止,如果觉得寒冷可适当地吃一些偏温性的食物,但不宜过多,如果是温热体质者,则应清淡饮食。

环境干燥~易躁火

 

冬天多数人都喜欢呆在室内,而且还会将门窗紧闭,以防止寒风吹入。其实,人体如果长期呆在温暖的封闭环境中,是很容易加重身体干燥程度的,如果人体脱水,容易出现喉咙嘶哑、嘴唇干裂、口渴干咳等“燥火”现象。

所以,冬天气温虽低,但也应该时不时地打开门窗,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保暖设备温度不宜调太高,如果觉得干燥,建议使用加湿器,平时应注意多喝开水。

作息不规律易上火

许多人工作上压力较大,加班熬夜,晚上睡眠时间少,失眠多梦,白天又过度劳累,心悸心慌,情绪上焦躁郁闷会出现上火现象。

败火妙招必须get
注意补水,少量多次

 

冬日虽排汗排尿减少,但大脑与身体各器官的细胞仍需水分滋养,以保证正常的新陈代谢。冬季一般每日补水不应少于2000~3000毫升。

合理饮食,润养去燥

多吃大白菜、白萝卜、绿豆、梨等清热去火的应季食物。大白菜味甘性平,可除烦解渴、清热解毒,对一些肺热咳嗽、便秘者是非常有效的。

 

白萝卜尤其是生吃,不但可以除油腻、助消化、止咳嗽,还能起到生津解毒、清热去火、补充维生素的作用。清热解暑的绿豆汤不光是夏天的专利饮品,冬天也可以喝一些,有很好的败火去燥效果。

早睡晚起,养足精神

 

寒冷的冬季,万物蛰藏,白昼逐渐缩短,黑夜逐渐延长。此时可以适当延长睡眠时间,作息应逐渐调整为“早卧晚起”,早点上床睡觉,如果时间允许,待到阳光照耀时起床最好,以躲避寒邪、求取温暖,避免阳气受到扰动。

按穴位能降火

照海穴

位置:照海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尖下方凹陷处。

作用:按压此穴能缓解咽喉干燥、目赤、失眠等由于阴虚火旺引起的症状。

时间:按压5~10分钟即可。

涌泉穴

位置:脚掌前部1/3处(不算脚趾)、脚缘两侧连线处就是此穴。

作用:对于滋阴降火很有意义,可以缓解上火引起的口干、眩晕、焦躁等。

方法:是将拇指放在穴位上按揉,晨起和睡前按摩效果较好。

合谷穴

位置:位于“虎口”处。

作用:有清热解表的作用,空闲时按摩可缓解牙龈肿痛、便秘、咽喉痛、流鼻血等上火症状。

冬季很容易出现上火的情况,我们在寒冷的冬季,除了要注意保暖,注意滋补,同时也要注意防火,出现“火情”,要及时的“灭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