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成长的起跑线,如何提升孩子对病毒的抵抗力?
最近因为疫情的原因,有很多家长特别关心关于孩子抵抗力的问题,所以我们今天就来分析一下,抵抗力是什么,怎么给孩子提升抵抗力。
我们常说的抵抗力是什么?
其实我们常说的抵抗力,也就是人体的免疫力,是现代医学的一种表述方式,具体是指生物不受某种病害感染的防御能力。
人体的免疫系统是由一系列免疫细胞(如淋巴细胞)、组织、器官(如胸腺、脾脏等)及免疫分子(如补体、抗体等)组成的一个精密复杂的网络。
在中医学的角度,免疫力就是人体有很强的抵御外邪的能力。
那么什么是外邪呢?自然界的风,寒,暑,湿,燥,火,这六种属于最常见的邪气,很多家长低估了这六种外邪对身体的影响的,以为只是常见的感冒,比如有发烧,头疼,浑身酸痛沉重,咳嗽,怕冷,等等症状,这才知道是因为受了外邪的影响,其实远远不止这些。
免疫力专门对付外来的“坏蛋”(比如病毒、病菌、风、寒),以及内部的“叛徒”(比如病变细胞、湿、燥)。可以说,如果没有免疫系统,我们就无法顺利长大成人。
免疫系统在人体中,担任三大“职务”。
1)它是“卫兵”。每天我们人体都在和外部入侵者“打仗”,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活性物质组成的超级防线,通常在我们浑然不知的情况下就完成了保卫战。而当入侵者特别强大的时候,免疫系统就会控制体温,上升到不适宜病菌病毒生长的温度,这时候人就“发烧”了。 (2)它是“侦探”。在体外,总有病毒与病菌想“混”进来搞破坏,在体内,每天也有上万亿个细胞分裂与增殖,难免产生细胞变异,而免疫系统就像侦探一样,精准地识别、消灭那些坏蛋。 (3)它是“清理工”。它能够及时清除身体中衰老、损伤、变性的细胞,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稳定。
免疫系统人人都有,但免疫力水平却不一样。各位家长一定有这样的体会,就是同一个班里,有的孩子经常生病,一到流感季节就要感冒发烧,有的孩子却特别皮实,很少得病,这个情况就跟每个孩子的抵抗力差异有关。
最近新冠肺炎肆虐,刚好每年这个时候都是流感季,给孩子增强免疫力更成了当务之急。
要怎样才能增强抵抗力呢?
三个口诀:吃得均衡,适量锻炼,睡得规律。
一个秘诀:小儿推拿+安童一小儿贴。
先说吃。
士兵打仗需要“武器”和“粮草”,均衡的营养供应能让免疫系统维持阵地,病毒病菌很难侵入。而如果营养不良,防线就会漏洞百出,这时候和病毒病菌作战,很容易就会败下阵来。
废弃的细胞清理下来,需要新的细胞,这时候人体又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去维持新陈代谢,及时填充清理出来的“岗位”。
营养均衡充分,是提升抵抗力的关键。对孩子来说,每天都需要摄入这三种营养。
【蛋白质】人体的肌肉组织、软骨、淋巴系统、血液系统等等,都需要蛋白质的支持。另外免疫系统中的吞噬细胞也非常需要蛋白质,所以蛋白质摄入不足的孩子体质一般会较虚弱。 【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B群、维生素C等。对免疫系统维持、防止外敌入侵有重要的作用。 【微量元素】钙、锌、铁这三种微量元素对人体免疫功能的调节也非常重要。比如许多缺钙的孩子,不仅是身高受限,还会有精神不振、乏力等症状。
这些营养成分,只要食谱搭配得当,通过日常饮食就能保证足够的摄入,比如肉禽蛋奶鱼、水果蔬菜谷物主食等,每一种营养都对孩子的健康很重要。
再说“练”。
运动能够增强体质、增加食欲、促进睡眠,这些都是提高孩子免疫力的关键。研究证实,适度的运动有增加体内免疫细胞数量和增强免疫细胞功能的作用。
近期因为疫情,不太适宜外出,不过在家里也可以做一些运动。为了起到锻炼效果,一般我们建议运动时间要超过20分钟。一般的孩子最好每周保持三次以上的运动频率,持之以恒才能真正提升身体素质。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过高强度的运动之后,身体免疫力会短时间下降。所以应该尽量避免突然的高强度运动,在正常的锻炼过后,也应该及时保暖,注意防止着凉。
充足的睡眠不仅使孩子全身各系统都能得到充分的休息,也使免疫系统能得到及时的修整和复原。而作息不规律,身体的免疫系统就容易发生紊乱。尤其是放假期间,很多孩子会晚睡晚起,或者经常熬夜,这么做可能会破坏免疫力。
所以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尽量保证孩子能够有稳定的睡眠,固定的进食时间。
然而随着疫情的蔓延,因此儿童防护需要得更加注意。 保持、提高自身抵抗力水平是儿童防护的首要 那么对于儿童来说,儿推应如何防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呢? 推拿手法 手掌面,以掌心为圆心,以圆心至中指根横纹内2/3和外1/3交界点为半径,画一圆,八卦穴即在此圆上。顺运八卦以右手食、中二指夹住患儿拇指,然后用拇指在八卦穴顺时针画圆。 四横纹分别位于食、中、无名、小指掌指关节屈侧的横纹处。推四横纹时小儿四指并拢,用推拿人拇指沿四指四横纹穴反复推。 1. 平肝:肝经位于小儿食指掌面,由指尖至指根成一直线。平肝从指根推向指尖。 2. 清肺:肺经位于小儿无名指掌面,由指尖至指根成一直线。清肺从指根推向指尖。 二马位于小儿手背无名指和小指掌指关节后凹陷中,用推拿人的食指和中指按揉此穴。 食指半屈,用双手食指中节靠拇指的侧面,抵在孩子的尾骨处;大拇指与食指相对,向上捏起皮肤,同时向上捻动。两手交替,沿脊柱两侧自长强穴(肛门后上3~5厘米处)向上边推边捏边放,一直推到大椎穴(颈后平肩的骨突部位),算做捏脊一遍。 手掌置脐下腹部,以脐为中心,绕脐周腹部顺时针作圆。 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浅层布有腓肠外侧皮神经。 位于后颈部,后头骨下,两条大筋外缘陷窝中,相当于耳垂平齐,可每天揉按此穴。 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可每天揉按此穴。
说到底,想要提高孩子的免疫力、少生病,没有什么灵丹妙药,更没有一下子提升的方式。
作为家长,我们应多懂一些医疗常识,能在孩子生病时做到不焦虑、不慌张、找对策、遵医嘱,这样才能给孩子最好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