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匠心品质,在利他中完成利己

全国服务热线

18631197071

身体有这些信号,就是湿气在作怪!!!

2023-02-01 10:11:44

图片

湿气,是一种中医理论,是一种中医中的“病症”,

在致病的风、寒、暑、湿、燥、火这“六淫邪气” 中,中医最怕湿邪


湿,是最容易渗透的。

湿邪,从来不孤军奋战,总是要与别的邪气,“狼狈为奸”


—— “湿气+寒”=寒湿,

—— “湿气+热”=湿热,

—— “湿气+风"=风湿,

—— ”湿气“在皮上,形成湿疹;

——”湿气”在皮下,形成肥胖;

—— “湿气”在脏腑,形成痰湿。





如何判断自己体内有湿?




如果最近两周内常有以下表现,就说明体内有湿需要治疗了。


一、头部沉重四肢乏:湿性重浊,其特点就是沉重,失眠,记忆力下降,易怒,烦燥。


二、口中发黏舌苔腻:感受湿邪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口中发黏。


三、胸腹胀满小便不畅:湿为阴邪,易滞留脏腑,阻碍气血运行致脘腹胀满,脾胃功能失常。湿邪停于下焦,则小便短少而不舒畅。


四、下肢浮肿便溏泻:常表现为下肢浮肿,朝轻暮重,大便不成形,而且粘滞难冲走,便完后感觉不爽。


五、脚缝痒,起水泡甚至溃烂。



湿气重引起的危害




肥胖、水肿

湿气入皮下,影响细胞新陈代谢,降低脂肪燃烧效率,从而导致肥胖。

过多湿气滞留体内,加重脾运化水湿负担,影响肾利尿功能,导致多余水分代谢不掉



妇科炎症、月经不调

体内湿气过重,易致脾虚,使得湿气下注,导致女性出现白带多,严重时还会致炎症

湿气重的女性,体质会比较差,经量少,痛经、月经不调等状。



排便不畅

湿气过重,会造成“湿气黏肠”,大便次数增多,且有拉不干净的感觉


关节炎

湿气进入关节,与“寒”相遇,会形成寒湿,是引发炎症,是导致关节炎的重要原因



祛湿有侧重,艾灸最见效


若只出现轻度不适的人群,属于轻度湿症,并不建议药物调理。可以在日常生活注意饮食加运动进行调节。若湿症严重者不妨试试艾灸,辅助按摩穴位。

艾叶味苦性辛温,具有温经止血、祛寒止痛之功效,“以之炙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因此,艾灸具有温经通络、行气活血、散寒除湿及养生保健的作用。


1、关元穴:位于脐下3寸,为养生保健强壮的要穴。灸此穴位可以用艾条灸10-15分钟,或用随身灸灸20-30分钟。长期施灸有调理气血、补肾固精等功效。


2、命门穴:位于人体背后第二腰椎之下与脐相对,是人体生命力的中心,为元气“住宿”的地方。


3、中脘穴: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处,相当于五指宽度。灸此穴位可以用艾条灸10-15分钟,能有效缓解胃部疾病的各种症状。


4、足三里穴:外膝下3寸,胫骨外侧月一横指处。


图片


5、丰隆穴:小腿外侧的中点,肌肉较鼓起的地方,这个是祛湿较好的穴位。


图片


6、解溪穴:脚背、踝关节活动的凹点。每日用艾条灸10-15分钟,这个穴位是全身祛痰湿的穴位,对解除下肢的水肿效果较好。


饮食方面需多吃祛湿食物,如如薏米、冬瓜、赤小豆、白扁豆等等食物。尽量避免油腻、煎炸、辛辣刺激、生冷的食物,同时不要吃得过饱而伤脾胃。在阳光较好的日子,可以多到户外走走,有助于驱散体内的湿气,提高身体抵抗力,维护自身的正气。另外注意天气变化防寒保暖。



.